|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汪峰的这个访谈里他说的还有一个我很有共鸣的点。
就是他说他二十岁的时候曾经梦想自己有一天能成为像罗大佑一样的歌手;然后在他三十岁的时候希望自己能有一点像他的偶像 Bob Dylan,希望他的作品中能有像Bob Dylan一样的诗和文学性;然后他四十岁的时候希望自己能成为全国范围内最受喜欢最知名的歌手,要在歌坛成功有名有利有自由;然后现在他五十岁了,他说他想明白了,他就想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他说因为“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个事是永无止境的,是可以追求致死的。
我觉得他说的非常真诚,非常有共鸣。其实如果年轻一点的话,可能会觉得“成为更好的自己”,“做更好的自己”这种话是陈词滥调,甚至是矫情造作的无病呻吟,因为你去听吧,到处都在这么说,所有人都在说“我要做自己!我要成为更好的自己!“ 但是什么是“做自己”,放纵自己,为所欲为,过一个恣意任性无所顾忌的人生是在做自己吗?我觉得不是,你到了一定岁数以后才会认识到,其实恰恰相反,只有“不放纵自己”,“不为所欲为”,“有约束力的活着”才能够做自己。
“五十而知天命”,汪峰说这个话不是在鹦鹉学舌乱讲乱说的。“做更好的自己”这个话我觉得他是在给自己打一个强心剂,是在给自己的余生注入更新鲜的更蓬勃的生命力,他是在给自己建立一个信念感,树立一个人生目标。这个你可以尽毕生之力去追求的目标,它能让我们不会活得浑浑噩噩患得患失,能让我们每一天都过得有盼头,有精气神。同时也不会让我们感到失落陷于茫然和虚无,频繁询问自己“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目的地在哪里?” 因为我们心底已经有了答案。
与其焦虑“人生不过百年”,我们不如把思绪和目光都拉回来,就着眼于当下,就只看今天我怎么活。我们不需要活在别人的眼光里,不用跟别人比,也不用跟别人较劲,不是活在自己的虚荣幻梦里,不是活在别人的期待盼望里,也不是活在各种衡量比较得失中。我们只要知道自己在今天切切实实地做出了努力,我们今天又进步了一点点,又理解了一点点,又成长了一点点。今天我对我整个生命的体会和感受比昨天更细微,更丰富,更饱满,更圆融,就可以了。
这个其实不是功利,也不是在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人生,其实那种有的时候我觉得也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让人没有喘息停顿的空间。这是一个更为豁达和宽容的人生态度,对他人豁达,对自己宽容。就连陶渊明这么田园这么诗意的人也曾经说过,“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过去的那些不可挽回的不可改变的就让它过去吧,let it be,然后未来还是值得期待的。本着“尽人事,知天命”的心,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热情饱满的生命热望,让自己对自己的这一趟生命旅程尽心尽力负责到底。
|
14/11/2025 14:39 分类: 评论(0) 阅读(
7
)
|
|
|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