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绅士风度
我们经常说西方文化里面很讲究绅士风度,我觉得这个印象应该是指对一些老派的西方人,所谓的 old school。因为一个年代的人有一个年代的印记,绅士风度你可能在今天的西方人身上也会比较少看到了。这个还不是指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而是说甚至是四五十岁的这一代人,其实他们身上的绅士风度你也蛮少有机会见到了。
前几天我去这里的社区医疗中心CLSC抽血,出来的时候看到一个很老的老人家,应该九十岁都有了,非常老,背都伛偻着,都快呈九十度了,拄着一根拐杖。我当然是赶紧快步上前把玻璃门打开,然后帮他扶着门,等他先出去。结果他把右手往前一伸,示意让我先走。我就赶快说,“您先请!您先请!”但是那个老人家把手再次用力一划,什么都没说,但是非常坚决,执意让我先走。我就笑起来,也不再勉强了,先出了门,再扶着门等他出来。“Lady first!” 就是这个老人家他老是老了,但是他对待女士的态度还是有他自己的坚持。他首先是一个男人,然后才是一个老人。
还有一次在超市里面,也是一个中老年男士,推着购物小推车,突然间在我面前停下来,然后很认真地跟我说,“Vous êtes une belle petite chinoise. Vous avez un bon chapeau.” 我那天戴了一个帽子,他特意停下来夸我帽子好看。我当然是笑着跟他说谢谢。这个人肯定是有些阅历在身上的,因为他看得出来我是中国人。这里很多人他们其实是分不清楚日本人韩国人越南人中国人柬埔寨人蒙古人菲律宾人这些东亚人的区别,但其实每个国家的人不仅是在外形长相,还有身体语言方面也是有区别的,懂的话能看出来。他能看得出我是中国人就说明他是有一定生活阅历的,然后也非常礼貌,没有其他的企图,也没有要电话什么七七八八的,也不是那种油腻的不怀好意的搭讪,就是一种对陌生人的真诚坦白的赞美,没有其他目的。他赞美,我道谢,然后互相道别,两人就推着购物车交错而过。
这种绅士行为,我有一次还在一个很小的男孩子身上看到过。有一次,突然有人敲门,我开门一看,是一个小男孩。当时还下着雨,小男孩五六岁的样子,他站在门口,然后他妈妈在车道上比较远的地方站着。他很有礼貌地叫我“Madame”,然后问我能不能允许他去我的后院找他的猫。。。。他跟我说他的猫很有可能跑到我的院子里头了,所以他想得到我的允许之后再去后院找猫。我当然说可以啊,然后他听了也没有马上转身就跑,一直鞠着躬,边躬身往后退还边跟我说谢谢,退到有台阶的地方才转身下去。这个小男孩给我印象蛮深的,就是虽然他年龄很小,但是谈吐很好,说话不疾不徐地,逻辑清晰,而且表现地很勇敢很有担当,让妈妈撑着伞在远处站着,他自己一个人敢上来敲陌生人的门。
其实很多绅士行为它的表现不仅仅只是帮你扶门,让你先走,落座给你拉椅子,帮你脱穿大衣,帮你开关车门这些所谓“表面”的行为,它更多的时候应该还有体现在对他人,对女性,对动物,对弱者的一种发自内心的关心,体贴,爱护,包容和尊重。看得见别人的付出,也会懂得给予肯定和感恩。我觉得这种东西有的时候课本上是学不到的,更多的还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氛围,这些看不见的外部因素对个人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还是蛮大的。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这里每次吃饭的时候,都是大家等所有人都坐定了,说一句“Bon appétit” 然后再一起吃饭,很仪式化的。如果有人着急要赶紧先吃完去忙什么事,是会跟所有人先道歉的。在这里这个可能是一件很普通且平常的事情。但是我在江西的时候是见过女人不能上桌吃饭的,女的辛辛苦苦给一大家子做好了饭以后只有家里的男性,父亲,儿子们,家里来的客人才可以上桌吃。而家里的女人们,包括老婆和女儿们都是要捧着碗蹲到厨房里吃饭的。从来没有人质疑过这个习俗,大家都默认这是可以接受的。
还有比如说女的做饭的时候如果不小心掉了根头发进去,然后被人嫌弃甩脸子说,啊,头发都掉进去了你这让人还怎么吃啊,最烦菜里有头发了。三番五次地被数落被挑剔,那听到的人是不是要忍气吞声。或者还是说,啊,没关系的,我们都有不小心的时候,至少人内心里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当然,这个不是说谁对谁错的事情,这些都是生活里的各种小事,但是“以小见大”,它反映的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差别。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