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lways meet twice in life and you won’t find the same person twice, not even in the same person.
前几天我居然主动送了一个本地小男孩回家,对我这种非常不喜欢在晚上开车能不开就不开的人来说,此举真的是破天荒头一遭。
小男生才二十四岁,我觉得自己真的是,当时一定是突然之间鬼附身了。。。
后来想想都要摇头,有点哑然失笑的感觉。。。
那为什么会突然“上头”了,是因为小伙子年轻又帅气吗?
嗯,小伙子长得确实是很不错,气质很好,但是我觉得还是跟这个人的谈吐不俗有关。
回来的路上,我就在想,自己在人家这个年龄的时候,不论是谈吐,思想,见识,风度,跟人家一比,好像真的是跟傻子一样,不能比。
现在发现,一个人是否成熟和年龄关系不是那么紧密,反而是跟个人经历有关。
有的人,十几岁就可以很成熟了,而有的人,哪怕活到七老八十耆老之龄,感觉一辈子也浑浑噩噩没有太活明白过。
新学到一个词,sapiosexual,中文翻译过来是智性恋,就是形容一个人对你的吸引力首先是他的智商。
有的人可能会更注意到另一个人的相貌,身材,风度或者是其他外在的一些条件,比如说金钱,权势,家庭,社会地位,这些根据每个人自己的价值观有一个先后的优先级和排序,其实不论怎么排都是个人的选择,都没有问题。
但对我而言,我发现一个人最吸引我的点是这个人的思想和谈吐,就是两个人是否能够进行一个“一对一”的,好的有内容有温度有深度的对话。
我觉得如果我愿意,我可以跟很多人都表现出谈得来,但是能不能互相都能感觉到真的很“谈得来”,这个就真的是要看。
“谈得来”,这一点对我来说至关重要。
法语呢,又是一个很能暴露出你谈吐水平的一种语言,特别是对母语是法语的人来说,这里我们当然不能要求移民要怎么样。
但是就语言本身的特质来讲,法语是一个非常容易衡量一个人文化水平的语言系统,甚至比中文和英语都要有效率的多。
你的措辞,句法,结构,节奏,逻辑,甚至是语音语调,法语都会让你非常迅速地就能发现这个人是不是有文化,有底蕴,有内涵。
一句谈吐优雅举重若轻,其实背后隐藏了很多的个人努力,情趣审美,甚至包括家庭环境成长氛围以及各种各样潜在的影响。
有的时候,你看有的人长得真的是很好看的一张脸,但是他一开口说话,没有说几句你就没有继续再想跟这个人聊下去的兴趣了,就是因为这个人说话太垮了。。。。。
而现在的年轻人,说话垮的真的是比比皆是,你要碰到一个语言风格优雅的是非常难的。
“娱乐至死”。每一代人的语言水平现在都是在持续往下走。
就像 Madame Paradis跟我说的,现在已经没有人能有像狄更斯这样的文笔了。
其实本地人的法语水平说实话也是呈现断代式的下降。
四五十岁这一段年龄层的,比他们上一代就已经差老多了,更别说二三十这个年龄段的语言水平。
就好像我们的中文一样,你看现在年轻人的中文水平也是越来越贫瘠苍白,各种网络词缩写词充斥,唉,看得我都头大。
我对语言天生就有一种敏感,对我而言,语言本身应该是非常精巧非常有魅力非常优美的。其次才是音乐,反而我对绘画的感觉不是那么强。
当然好的画面感我也喜欢看,比如我也喜欢电影,摄影,电影也是图像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
但是语言和音乐相比起图像能够带给我更多的想象空间。
小伙子出生音乐世家,从小听很多很多的古典音乐。怪不得气质这么好。。。
他跟我说他最喜欢贝多芬。然后还跟我分享了一个贝多芬的作品,说是他最喜欢的乐章。
我听了以后,感觉,哇,我去,这听得也太艰深了吧。。。。。
然后小伙跟我说,舒曼觉得这个是贝多芬最好的作品。
我怎么说呢。。。我说,嗯,我觉得舒曼肯定是比我更懂贝多芬的。。。。。
小伙很灵,马上说,啊,其实我也不是那么喜欢它啦,我最喜欢的那一段是从它第三十几分钟开始的。。。。努力营业的样子真的是好可爱。。。。
小伙跟我说其实三年前我们就已经见过面的。
我说啊?是吗?我完全不记得了。
他说你是不是当时认为我就是一个很一般的没长开的啥也不懂的一本地小屁孩儿。
我说没有,我是压根儿就没有注意到你,我完全不记得我曾经见过你这个人。
所以英文有句话怎么说的,”You always meet twice in life. And you won’t find the same person twice, not even in the same person.”
|
好奇后续呢哈哈
有的哈哈
能说吗能说吗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