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死
我喵了一眼日历,2025年10月6日,确实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星期一。
但是如果你知道有一个人在这一天选择安乐死,那么这个普普通通的星期一,似乎又有一些不普通了。
我问她为什么选择10月6日呢?
因为安乐死日期的选择很多时候是寄托着当事人的情怀和念想的,有的人会选择在生日这天离去,在这一天来到这个世界上,然后再在这一天走,这很好理解。有的人则会选择结婚纪念日或者某个纪念日,那从侧面来讲说明这个人真的是很幸运,有过一段美好的婚姻生活。
而她的回答是,只是因为这是一个普通正常的周一,刚好周末的时候可以和家人聚一聚,见见孩子们,然后周一就离开了。
其实她订的离开的日子来回来去地改了很多次。本来她订的是2026年,然后提前到2025年,想说12月份,但是12月是圣诞季,不想给大家留下不好的回忆,就提前到11月,然后11月又是一个家人的生日,觉得,唉,都要走了,不能给人家添堵,又提前到了10月份,然后就选择了10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一。
我问她准备好了吗?她说准备好了,但似乎又没有完全准备好,她只是觉得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我问什么感觉?她说一般人是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的。比如你,你也知道你有一天会死,但是你不知道你在什么时间会死,可是我知道再过几个礼拜10月6日这一天我就会死了,你活着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有一个确定的死期,这个感觉很奇怪。
我深吸了一口气,嗯,好像是。所以说感同身受是多么难,几乎是不可能。如果她不跟我讲我是绝对不会从这个角度去想这个事情的。
然后我觉得这个人真的是一个好女人,就是她到现在一直想着的都是不要给别人添堵添麻烦,虽然她有爱人,有子女,但是似乎对这个世界也没有什么留恋了,只想尽快离去。
人啊,有的时候你得信,就是你活的就是一口气,一个念想。你有这个念想在,你可以活一年,三年,五年,十年,但是如果你没了这个念想,或者说你看开了,看透了,这个世界你就一天都不想多呆,你就想赶快走,就好像她这样,一直在把安乐死的日子往前提。
我很多年前就买了长期护理险,什么伤残险,重病险,长期护理险还是每个月给你发点钱无限期的那种。。。。。那时候是很怕死啊,怕半死不活啊,怕瘫了啊,怕到时候没人管你啊之类的,所以买全了各种保险,然后现在每年都在勤勤恳恳地交着钱。
但是现在我其实无所谓了,有的时候我甚至想也许这些保险买了都是没有意义的,就纯粹是个心理安慰,我大概率不会用上它们了。因为如果我真的是到了像保险合同定义里说的,吃喝拉撒什么什么六项自理能力都失去了四项,只剩两项,那我肯定就直接申请安乐死得了。
我觉得加拿大安乐死合法化特别好,不说什么让我“向死而生”吧,至少让我心底平静。因为我怕的不是死,怕的是“生不如死”。
如果说我下个月或者下一年要选择离开我其实也OK的,没有什么遗憾,因为我觉得我的人生到今天我尽力了,只要尽力了就没有遗憾。我也不觉得说必须要吃过什么买过什么然后去过哪里玩过周游过世界做过什么什么事情人生才算圆满,没有,你的人生不是靠外界来定义的,最重要的是尊重你自己内心的感受,你心里觉得圆满了那就是大圆满。
所以哪一天如果我的生命质量下降到真的不能再自由享受生活,那么感谢加拿大法律,我至少还有一条出路,就是安乐死。
苟活着有什么意思呢?而且有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活着,你积极地活着,你努力地活着,你努力为家人活着,你努力为孩子们活着,这些都是你自己一厢情愿的事情。。。。真的到了你没有用了成了累赘不得不要麻烦别人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其实真实情况是没人希望你继续活着,最希望你赶快死掉不要再给他们添麻烦拖累他们的就是你的家人们。。。。
有的时候我们把“爱”想得太重了,然后很难能接受“不爱”或者“不那么爱”这个事实。或者说我们把自己想得太重了,觉得自己对别人是多么的重要。但是其实不是的,你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不要给别人添麻烦。
成年人就是要懂得在还有一点点“爱”和“尊严”的情况下,体面退场。
没有悲观,不是抱怨,不想制造焦虑,只是facts, only facts.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