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依之地》

    一个本地的老太太,七十多岁了,跟我说她再过几天要去露营了。

    哇,当时我立刻觉得她也太时髦了吧,因为我感觉露营这个应该是年轻人才会玩的东西吧。

    然后她说,她这几年每年都会去一个地方露营,呆三四个月时间,一个是因为她住的Condo太阳西晒,一天下来屋子里实在是太热了。。。。

    还有一个原因,她顿了顿,对我说,“我也就是想找个人说说话。”

    老太太说,亲人朋友之间说话,有的时候因为顾虑太多,欲言又止的,或者来回来去讲的都是那些陈年烂谷子的事情,人家早就听你听得心生厌烦早都不爱听了。其实真的有的时候还不如跟陌生人说话来得自在,能真正放松聊聊天,这个也是为什么她每年都会去露营的原因。

    我开始本来以为“露营”是一个轻松愉快的话题,没有想到居然会跟“solitude”联系上,甚至觉得她说的也很有道理,一下子也不知道该怎么接这话,最后只能说,“其实要找到一个人能说说话,pour avoir une belle discussion, 对谁它都是挺难的。” 

    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部电影,Nomadland,中文翻译成《无依之地》。其实我一直觉得这个翻译是不准确的,这个翻译完全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来区别看待他人,而台湾翻译的《游牧人生》,香港地区翻译的《浪迹天地》其实都会更准确一些。

    因为这个影片它想表达的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被经济所限现实所迫或者是个体听从内心选择的生活方式,在被动或自主地剥离了社会属性切断了链接羁绊后的自我放逐,但是在有灵性有感觉的那部分人群里面最后转化升华,体察自我,回归本性,成为了与天,地,自然合为一体的身心灵之旅 lifestyle of freedom。

    影片的主题归根结底其实就一句话,“亲情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而并不是对所谓“无家可归”者的怜悯,更谈不上对什么制度的鞭挞。

    而且那些在露营地生活的人,真的就都是无家可归,无依之地吗?

    什么是“无依之地”?何为所“依”?

    对中国人来讲,“依”就是房子,人一定要有一个自己的房子,自己的老窝,好像这样才能有所依靠。在我们看来, 有住有食有屋檐遮顶有衣裳蔽体肉身有所依附和灵魂有所栖息是划等号的,houseless 就等于是homeless。

    但是这个影片告诉你,houseless和homeless是不一样的。他们没有房子,但是不等于他们没有home。Home is just a word, or is it something that you carry with you ?

    还有的人,比如这个老太太,其实她自己是有房子的,她选择这种每年去过几个月的露营生活只不过是想要找个人可以说说话而已。


    我发现人要活得时间够长,我们老话讲的,“盖棺方能定论”,因为只有老了以后,你才有机会把生命线拉长再往回望。人生这条路,孤独似乎是一个常态,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其实并没有多大意义,在生命的长河里它泛不起什么涟漪,远远谈不上惊喜,它只是一个accident。

    这个和国籍,文化,有老公没老公,有亲人没亲人,有血缘关系没血缘关系,有孩子没孩子似乎关系都不是太大。有老公有孩子你就不会感到孤独了吗?我看到的有家有口婚内孤独的好像也还蛮多的。

    有一个老太太,自己决定先退休了,跟我说,想到她老公马上也要退休了,以后就要过上两个人天天见面的日子,她不是期望,而是担忧,觉得心里有一块大石头压着。所以她现在开始练习网球,就是为了能够多出门。。。。。

    另一个老太太,老俩口想着老了老了downsize后能和女儿住在一起,一直劝着女儿买一个duplex,说他们可以住在楼下,然后女儿一家住楼上,他们能够帮忙付一部分贷款,然后女儿一家如果去度假的话他们还能够帮忙照看房子除草取信七七八八的,总之他们会让自己变得有用而不是负担。。。。

    我觉得这样挺好的啊。我要是有这样的父母,楼上楼下的互相有个照应,求之不得啊。

    可是有的时候是你觉得你对人家是“有用”的,但是这个“有用”它并不是对方所需要的。结果就是老俩口想了好几年,而且女儿女婿最后也终于买下了一个duplex,但是女儿一家选择住在了楼下。。。楼上的租客女儿说那人家住了几年了是不能够赶人家走的。。。。

    老俩口明知是托辞,也只能说嗯,是啊是啊理解理解,可是我们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也不能爬二楼,最后只能在其他地方另外买了一个小房子。

    有的足够幸运,老人自己连子女一家都住在同一个小镇上,说起来真的是够幸运了吧。可是哪怕近在咫尺,见面机会其实也是有限。妈妈想跟孩子吃个饭也得提前预约时间,然后说哪天一起吃个brunch吧,一周多前就要开始准备。

    我很好奇,说那你需要准备什么呢?

    说要提前做心理建设,就是要准备好什么可以问什么不能问,什么可以说什么不能说,要表现得热情但是不能太过于八卦,孩子想说的要认真听,孩子不想说的你也不能追着问,总之界线要很分明,你自己要“拎得清”。。。。

    这样的故事听多了以后我有的时候都在想说,这个真的难道本地的文化它就是这样还是人性它本就如此?如果我们的文化里面不是特别强调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百善孝为先这些东西,是不是其实说到底它也是一样的。

    活的岁数越来越大了以后,我会觉得其实亲人朋友之间确实,甚至朝夕相处的人都并不一定能够真正互相了解心意相通流畅地沟通交流。

    人和人之间的这种 genuine proximity 真实紧密的亲密感,我们中文里说的那种“肝胆相照”的情谊是非常难得的。

    这种深度的链接它首先不是以相处的时间来决定的,不是说你们相处时间越长你们就一定能够有这种链接,有可能如打火石一般,你多少年拼命打拼命敲也激不起一点火星。相处质量和相处时间它并不成正比。它也不是血缘关系可以左右的,不是说你们之间有血缘,是血亲,就能够有这种深度链接。有的做亲人多年,也互不了解。

    有很多东西其实是个人的是隐晦的是深潜的,是直击心底的,是“口不能言”的,是“心下自省”的。真的,孤独才是人生的主旋律,我们最终都是孤独的。

    前几天老师给了我一个新的曲子Can Can,是一首旋律非常欢快的曲子。

    我正常开谱的时候,弹着弹着突然就开始流眼泪,而且是大滴大滴的落泪,我好像很长很长时间没有这么大哭过了。是悲伤的眼泪吗?最近并没有发生什么让我觉得悲伤的事情啊,而且弹的曲子也很欢快,何来悲伤。。。。是高兴的眼泪吗?也不是。就是到现在我也说不清道不明为什么突然之间就大哭起来。然后我边哭边弹,边弹边哭,弹完哭完,就收拾收拾洗洗睡了。。。。。

    过了好几天我才和José说起来,他说,“你想说什么都是可以跟我说的啊,我就在这里啊。” 我说是啊,我也知道我什么都可以跟你说的啊,但是好像那一刻,我真的也不想去打扰到你,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想说什么。。。。

    然后他说,钢琴就是一个陪伴,艺术有大美,也许在那一刻它共振了你灵魂里面的某个东西,那反正你能哭出来也挺好的,哭也是一种宣泄,perfectly fine。


27/05/2024 08:53 分类: 评论(1) 阅读()
 

一条回应:“Oltremare —— Ludovico Einaudi Nomadland《无依之地》主题曲”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