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ersonal image,谢绝转载)
 
 
    我自幼喜好古筝,但是家里不让学琴。到了工作的时候,终于能够独立支配自己的生活,不仰望家里。参加工作6个月后于2004年12月底买的古筝,相当于是2005年初开始正式学琴,到如今四年有余。去年考过了5级,今年准备向6级迈进,但是晋级并非我的学琴目的,我也过了靠这一张纸招摇过市、加分进好学校、处处要人肯定的年龄。
 
    有一次我弹了一首<<渔歌唱晚>>给一朋友听,他听完后说也许我将来并不一定能够富贵加身,但是一定能够过的平静而幸福,一句话道尽了我学筝的终极目的。学古筝最重要的就是要静心养性,尤其是中国的民乐,和中国的古典诗词一样,整体的文化沉淀讲究的就是要能够做到“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然而虽然操琴人旨在追求意境和志趣的辽阔和高远,技艺本身的精进是不能够被忽视的。因此虽然我学琴时间不长,仅四年有余,也有以下几点学筝的心得:
 
    1、买一架好琴
 
    首先不要买二手琴。因为木制的乐器不同于其他乐器,好的琴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加珍贵。琴音经历过岁月的沉淀后也会变得更加古朴而动人。一架琴虽然满目苍夷但是依然能够发铮然之音,因此好琴是很少有人会舍得再出售的。其次要买好的琴。一般北方以“敦煌”牌为主,西部的“朱雀”,南方的“碧泉”都是历史悠久的好品牌。但是南方扬州出产的琴时间一长琴弦容易发松,雁柱滑动的情况会比较严重,推荐还是买上海琴比较好,琴弦较为紧实。
 
    中国音乐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大部分的教学琴也都是以“敦煌”为主。如果有人认识可以买内部使用的琴是最好的了。我的琴就是李萌教授的学生帮忙买的。一些古筝大师是由厂家专门定制琴送到府上以供挑选的,比如李萌,她鉴定过的琴才能作为一些比赛用琴。她的学生比如说吉炜也都是在她那里买琴。虽然看起来和市场上的琴没有什么区别,但是由于技艺、骨粉等的使用不同,声音确实是不一样。新的琴初弹有钢丝之声,弹过几个月后原声才会慢慢地流淌出来。还有就是建议买面板较深的琴,北方比较干燥,底板容易裂,但是不影响琴音。有的老红木的琴有裂缝后更加好听,也是木制乐器的灵妙之处。
 
    2、买几本好教材
 
    市面上的古筝教材很多,我手上就有好几本。使用当中我觉得最为推荐的是项斯华的<<每日必弹>>,整篇都是古筝基本工的练习曲目。
 
    为什么说如果学过钢琴的人学习古筝或其他乐器都很有优势,那是因为钢琴教学作为西方乐器学习都有非常完整而系统的基本工练习,钢琴基础课程都要好几年。而一般民乐弹几首练习曲后就直接上大曲目,缺乏持续而系统的基本指法练习。有的成人,学筝一年就可以上《高山流水》、《渔舟唱晚》,这样的基本功怎么会扎实,一到稍快一点的曲目就歇菜了。而<<每日必弹>>主要为各种指序的双手练习,对锻炼左手操琴,音准和音色的平衡和统一都大有裨益。另外,项斯华是浙派大家,指法讲究清丽、空灵,风格明快,颗粒性较强,对快速指序、轮指等的熟悉都非常有帮助。所欠缺的是其中缺少摇指和琶音、泛音等重要技法的练习,需要和其他的古筝教材相互补充。
 
    我学琴时,老师说我比一般的成人要学的好,应该得益于我对基本工和<<每日必弹>>的重视。林玲编写的<<中国音乐学院古筝考级教材>>我也有,但是纯粹是为了考级用的,我自己感觉里面的错误比较多,如果不是为了考级还是建议不用买了。相反,邱大成先生的<<全国古筝演奏考级作品集>>我认为很不错,循序渐进、结构严谨, 所选曲目以传统作品为主,颇具代表性。另外就是错误很少,指法标示比较清晰,看得出邱大成先生治学态度相当的审慎和严谨。
 
    李萌的<<古筝基础教程>>是很多人的启蒙教材,也是我的启蒙工具书,19块钱一本,也比较便宜,还不错。我觉得有2~3本书就足矣,主要是勤练,基本工要扎实,才能上大曲子。
 
    3、找个好老师
 
    我的第一个老师是古筝演奏家吉炜的学生,100块一小时。现任老师是范冉,非常有名的古筝青年演奏家,200块一小时,这是当时的价。现在的新学生是300块一小时了。有两件事情让我觉得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还是要找名师,长期来讲受益良多。
 
    学古筝是要求操琴者从内心到身体都必须放松的,因此很强调一种“柔软”的感觉。运力于指尖,但是从手腕开始就都是要放松的。但是从我个人来说,不论是从身体还是从性格来讲都是很“硬”的人。因此在学筝过程中,屡次被老师教训:你的技术不错,但是一定要增加柔软度,增加你的“粘性”。可是从个人角度来讲,是很难把握这种度的,经常就会变得很紧张,很做作,直接体现在肩膀耸的很高,很做作的想体现出“行云流水”的感觉,想把哪些音刻意地弹的很飘,记得在哪哪哪标记号要弹轻,哪里又要弹得很强劲,但实际上很拙劣,很僵硬。然后我也很烦去看这种强/弱 次强弱这样的指示说明,也不知道该怎么调整,就会很沮丧。我的情绪波动很大,经常状态好的时候没有问题,状态差的时候就殆于练琴。
 
    但是和范冉学习后,她听我弹了一首《浪淘沙》就很肯定我,也很鼓励我多弹一些曲风轻灵的曲子。比如我这里放的这首《绣荷包》,是一首云南民歌,前半段比较简单,但是后半段涉及到双手的平衡和协调,要弹好并不容易,只能是多听多练。范冉不让我刻意地去轻弹或者是重弹,只是说琴由心生,你觉得该怎么弹就怎么弹,弹琴就是弹琴。重点是弹,音乐要在心里,在指下流淌起来,而不是刻意地去制造音乐。等到你觉得该如何能够更好的表达你的音乐思想时就会注意你的强弱处理了。而且强弱处理上每个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也不一样,因此一定是要有个人感情的融入和共鸣,而不是刻意地去标记号就能达到的。我觉得她说的很好,起码后来我弹琴不会紧张,很放松,重点在于把握整段曲子的风格和节奏,而不是单一音乐段落的强弱处理。本来我很讨厌弹<<浪淘沙>>这种风格沉郁的曲目,后来这首曲子成为了我的保留曲目。
 
    第二是摇指指法的学习。和第一个老师学的时候,总觉得使不对劲,老是绊弦,也不知道该怎么调整。也许是和第一个老师解释的姿势有关,范冉一节课就把我调整过来了。不过还好我的其他基本工都还不错,触弦的手法和手型都是比较正确。不过当时我也感慨了一下,手法不对,要是时间场了纠正过来也是蛮费力的。
 
    但是好老师肯定价格很贵,而且时间很严格,没什么好商量。第一个老师和我关系处得很好,经常愿意多讲一些,而且上课时间延长也没什么关系。而我去范冉家学琴,每次都是一个接着一个,到了里面还在学,这里课还上完已经有人在排队等了。真的是40分钟多一分钟都没有的。有一次我看到有个小女孩在里面,她的妈妈在客厅里等着,看起来感觉家境应该不太富裕的。她妈妈侧着身子偏坐在沙发上,听里面传出来的琴声,很朴实但是却很满足地笑着,竟带有一种谦卑之情。走的时候连着对老师鞠躬致谢,令我都不禁有些动容。真的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 倒,我刚才看到,我衣服上居然有一块油印……)
 
 

13/09/2009 01:05 分类: 评论(8) 阅读()
 

8条回应:“一点学习古筝的经验”

  1. 你也是范冉的学生啊,我在古曲网给你留言了,我们在音乐上的爱好很相似呢~

  2. 仰视ing,偶然看见这个blog,就喜欢上了,喜欢里面的音乐,喜欢页面,喜欢这里的文字,呵呵~~

  3. Although I never touch 古筝,I can totally understand what you are talking about here. It is worthy for you to pay higher to get a better teacher so that you can move fast; otherwise, you will waste time.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