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学茶——正山小种之汤色滋味篇
以前在雨亭那里看她写那些讲茶的文章,“憋”的很好,就是更新不频繁:)经常一去就扑个空。后来她跟我讲要认真写点东西是很慢的,果然如是,我这也是憋半天才能憋一篇出来,费死劲了,看来我还是玩点风花雪月比较擅长。
上一篇讲到正山小种的汤色,然后浅析了一下“冷后浑”的现象,要说一点的是,这个现象不单正山小种有,坦洋工夫、政和工夫也有,白琳工夫我还没有试,但是我自己想过去,应该闽红、祁红、滇红都是这样的。
一般有这种现象的茶,内含物质比较丰富,所以它的汤色在一水、二水、三水、四水之间都会维持地比较均衡,基本表现在颜色是很慢地、逐渐地变淡,因为人家肚里有货嘛。而不会出现刚冲下去的时候,哇,好香好香,但是没有“料”,冲泡次数一多,汤色变淡的程度就非常明显了,一般的茶撑不过四水就会完全败下阵来。
一水的图上一篇已经放过了。上图从左至右的茶样顺序是 1号|2号|3号|4号|5号,纵向表现的是每款茶二水和三水的比较。可以很明显看到3号和5号颜色变淡的速度是很快的,到了三水就已经明显“不支”了。
我其实很有兴趣把这几款茶样都泡到10泡来看它们的区别,之所以没做到,原因很简单,家里小杯子不够了。 所以只好淘汰了3号和5号,把剩下的1号、2号和4号留下来继续打擂台。这个是这三款茶从二水到七水的汤色变化。
很明显可以看到2号茶的表现是最好的啦,到了5水的时候还是不分伯仲,都能看到琥珀色的油亮感,到了6水以后就看出差距了,所以还是那句老话“姜还是老的辣!”这一轮汤色比下来,大红花就奖给2号吧。
木子学茶——正山小种(叶形篇)
木子学茶——正山小种之汤色篇(浅析“冷后浑”现象)
木子学茶——正山小种之叶底滋味篇
|
12/03/2010 11:29 分类: 评论(0) 阅读(
8,783
)
|
|
|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