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的归属感
邻居是一个法国人,在美国读的硕士并工作了十几年,然后又来了加拿大,在加拿大呆了十六年后,去年才给全家人申请了加拿大国籍。而此举的动机他说是因为他的两个孩子今年都成年要搬出去住了,这个加拿大国籍是他给孩子们最后的礼物。。。。
其实加拿大是允许多国国籍的,所以申请新籍和原有国籍一点都不冲突。他的孩子们因为父亲是法国人,自动拥有了法国国籍,然后又都是在美国出生的,也拥有了美国国籍;现在在加拿大居住了这么多年,自然也很容易地申请到了加拿大国籍。
中国就不一样了,你如果申请了加拿大国籍,就等于要自动放弃中国国籍。这个“取舍”有点像血脉的断层和撕裂,“得到”总是欣喜的,“放弃”却是艰难的,所以还是会让很多人心里咯噔犹豫一下的。
韩国也是单一国籍制,但是它有一个好的地方是,只要你年满65岁以上,韩国就允许你自动持有双重国籍,等于是国家欢迎你归乡养老,这个还蛮人性化的。
但是作为移民,在海外都居住那么多年了,为什么还要想着“落叶归根”呢,这里就要讲到移民第一代的归属感了。
其实很多人刚移民的时候都不会想到这个问题,因为人很难想到那么远的事情。
第一代移民来的时候是带着对新世界的憧憬和新生活的向往,可以说是一腔孤勇和满怀热血,也有年少轻狂时的天真浪漫和不谙世事,所以其实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移民的后果是什么。
当然不是说移民不好,每个人心底都有一杆秤,不论是为自己还是为家人,都有自己的取舍衡量标准。假如我的邻居最后没有对加拿大这个“二次移民地”的认同感,我想他也不会为自己和家人都申请了加拿大国籍,因为这个国籍对他们来说其实并不一定是一个plus,到底能给他们带来多大实际的好处,而更多的是一个“reconnaissance”,对这个国家的认可。
我想说的是也许我们在移民的时候期望着很多“得到”,但是没有看到潜在的“失去”。
第一个“失去”的就是我们的母语环境。
举个例子,比如我的邻居,他跟我说他以前去美国读书那个时候特别喜欢英语,觉得英语简单, 很酷,非常直接明了,法语么,虽然是他的母语,但是语法复杂,陈腐守旧,他并不喜欢。尤其是在他娶了一个美国太太以后,家里都是讲英语的。但是现在年纪大了以后,莫名地开始回味起他的母语法语了。
他说他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个比利时人,然后比利时人跟他讲英语,他的回答都是用法语。其实比利时那里他们也是讲法语的,法语算是比利时的官方语言,英语并不是他们的第一语言,所以这个比利时人也是懂法语的,但是就是不用,而是用英语跟他交谈。所以很有意思的两个母语都是法语的人英语法语都通,然后一个坚持用英语,一个坚持用法语,彼此对话沟通得非常流畅。然后我邻居跟我说,其实这样的对话并不是以一种暗暗较劲的文化对抗,而是他觉得对方有权利用英语,而他也有权利用法语。而且他看着这个年轻的比利时人,甚至带有一种成年人看后生小伙的“理解”,就是说他理解这个人其实跟他年轻时候的想法是一样的,也是这样觉得说英语更酷更时尚更有范儿,明明会说法语,也不愿意用法语,而是选择说英文。
所以说你移民的时候没有想到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你年纪大了以后,不知不觉地,你身体里的血脉,你的味蕾就觉醒了,你就开始喜欢说你的母语了,你就开始喜欢吃你小时候爱吃的东西了,说你的母语吃你小时候爱吃的食物就是会让你身心舒畅精神愉悦,而这一点真的是你可能要到了那个岁数以后才会理解得了。但是我看到的就是这样,还不光是我的邻居一个人。所以你会看到很多人移民出去,多少年后再移民回流母国的不在少数。
第二个失去是什么呢,是过去的积累,我们移民之前的所有一切都会归零。
也许我们来之前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也对自己很自信,觉得自己很有能力。但是真正来了之后还是会有一个shock的。比如我的邻居说他虽然在美国交了十几年的税,但是刚来加拿大的时候连一张稍微大额的信用卡都办不下来。很多美国人以为来了加拿大,就跟去家里后花园一样轻松自在,我赏你脸才上你这来的。不是的,这是另一个国家,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哪怕是法国人,哪怕他的母语是法语,语言交流上根本没问题,来了之后也是要从零开始。别说移民到另一个国家,哪怕在同一个国家你从一个城市移居到另一个城市,也是要重新开始的。生活上的信用,工作上的信用,人际关系的信用,所有一切都要归零,所有一切都要重新开始。滚石不生苔,十几年下来都不是一个小积累,你有没有重头再来的勇气呢?
当然了,这是对中年人移民来说。像我这种在国内是nobody,出来了也不是somebody的人来说,就无所谓。但是我刚来的时候,信用卡也是从最低额度500块开始申请的,而在国内第一次办信用卡就是5万。没有这里的信用额度买车都贷不了款。然后去超市逛一下说想买一个微波炉,也曾被人当作是小偷要求翻包检查;去IGA超市买点什么东西也被工作人员拦下来检查过购物车,每次这种类似的经历都会让我内心愤怒气血往上涌,也是后面这些年慢慢地才把信用额升起来。而且作为一个新来乍到的移民,没有根基,没有网络,没有人脉,虽然读了很多年书但是语言沟通比不上当地的小屁孩,所以没有办法,你就只能比当地人更努力地工作,更吃苦,更勤力,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下去。
第三个失去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社会链接和人际关系。亲朋故旧亲戚同事这些社会链接就不用说了,即使今天有互联网,时光飞逝,人世变迁,慢慢地你们就是生活在两个世界的人了,物理世界,精神世界,除非双方都有强烈意愿努力维持关系,否则的话,“渐行渐远渐无书”是一种必然。
邻居问我说出国以后我有没有特意地想要认识自己国家自己民族的人,想要接近中国人,然后互相抱团取暖。我说没有。因为我本身性格就是很独立安静的,在国内也不是一个会喜欢热闹集群抱团朋友很多的人。我喜欢的是自由自在简单温暖的生活,不喜欢人多事杂各种人情世故汲汲营营,所以这一点来说,西方的自由世界似乎更适合我。因为在这里你不需要什么社会关系各种求人办事,只要遵守规矩不越界不逾矩就能生活地很轻松。
另外我觉得我们对这个“自由”的认识似乎也有偏差。我们想到“西方的自由”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们的“言论自由”,“行为自由”,好像他们可以无拘无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干啥都没人管。而我觉得“西方的自由”的核心其实是他们的“精神自由”,“意识自由”,“思想自由”,这个才是他们的“自由意识”的基础。
为什么我们中国人笑得少,活得累,想得多,思虑重,就是因为我们的文化非常的博大精深,传统悠久,但也好像是一棵千年老树一样,盘根错节,错综复杂,把每个个体的思想和创造力都桎梏住了。我们有太多的“应该”和“不应该”,你应该这样,你不应该那样,太多的“不得已而为之”,太多的恐惧,太多的担忧,太多顾及他人的看法,社会世俗的压力,人情往来的重负,沉积深厚的“面子文化”,等等这些都阻扰了我们活得内心轻盈精神自由。而西方人,他们的生活态度就是内心自由意识的流露和反映,所以言谈举止中他们能够有一种我们难以企及的松弛感。所以有的时候我觉得培养下一代的创造力还真的是很重要的,创造力并不是说一定要有什么发明建设出来个有型的东西造福人类,这个都是往大了说。其实从个体出发,只有创造力才能让自己的内心丰盈起来,能让意识流动起来,才能打破传统对我们思想的局限和精神的桎梏。
但是再怎么讨论移民的“归属感”也是没什么意义的,因为我自己心里觉得移民是没有家国的,尤其是对第一代移民而言。我现在很能体会到三毛说的“异乡人”,还有萨义德说的“格格不入”。就是你一旦移民,故土家园已经逐渐远去,但是新的世界它其实也未必真的是属于你。你内心的家国有的时候是不能靠外界的地理位置来定义的,而真的是要想办法把它构筑在你的精神世界里。说到底,生命是一个人的旅途,而移民,是孤勇者的游戏。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