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叶底看茶质

    那天我打电话给小郑要拿茶,她对我说,“茉莉花茶我们没有了。”说茶厂里的库存全部都清掉了。我说啊?那你们自己怎么办呀?因为他们自己有品牌也做零售的。张总说,他们只好到市场上去看看有没有合适的货。然后就派员工去市场上拿了好几家批发商的茶回来。我刚好也在,把那几袋茶样翻了翻,然后笑起来,“这种茶你敢装你们包装里面的?”

    张总说,“哪里敢?”

    零售卖的是自己牌子,卖这种茶就是砸自己牌子,我看他们也是绝对不敢的。然后我说,“那你们是想把这个茶当批发卖了?”

    张总说,“批发也不敢啊。老客户会跑掉的。”

    嗯,我看了看那几张跟茶样放在一起的名片,说,“我看你们还是没有找到对的人。”

    或者就是他们出的价不高当然拿不到好茶。因为他们自己是做茶的知道做茶的成本,可着出厂价想要去市场买同品质的茶,当然会觉得人家贵的没有道理。

    张总还一迭声地对我说,“你还老说我茶贵,我的茶跟这些茶比起来怎么会算贵?货还不一样呢。”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是买东西的人什么时候会觉得自己买便宜了呢?是吧。

    在福州这个地方,我有的时候觉得想喝茶根本就不需要去掏钱买茶叶,随便走几家店下来,光茶样就可以拿个半斤一斤的了。榕城的茶店多过米店,绝对不是开玩笑,要我说,茶店看起来比什么店都多。我曾经看到有一家干洗店把铺子分两半中间用机器当了个隔断,这边干洗衣服,那边摆上柜子就卖茶了。

    只是这种门槛低的生意看起来好赚,其实最是难做。很多人做茶叶既不钻研也不琢磨,茶叶也是互相拆借,你的货放我这,我的货放你那,互相搭着帮忙卖,其实卖的究竟是什么茶他们都不知道。有的时候我抓了茶闻闻然后问他们这个茉莉花茶窨了几次的,人不耐烦地回我说,“哎,好几次了。”我说,“那到底几次呢?”人说,“哎,茶厂做出来的,我怎么会知道?”

    或者就是有些茶形漂亮的茶,可是水也不厚味也奇怪,不晓得是什么品种的。我待要讨教,人说,“噢,我也不知道什么茶,别人放在这里卖的,我抽一点介绍费。”我说,“是不是黄旦的品种啊?怎么这么奇怪的味道?”人说,“噢,也许是吧。”

    上次还喝到一个好奇怪的茶,我问,“这什么茶呀?”人说,“这叫玉茶。”我问多少钱,人说,“批发600块。”然后小小心心地给我拿了点,7克不到,我说,“你可真够小气的,7克够怎么喝,至少得给我来两泡呀,装10克吧。”人摇摇头,“咳,也就是你,要是别人,我可不给。”其实,回去仔细一泡,泡到第三泡就索然无味了。

    我自己个人感觉是茶一般要泡到第四泡才可以见分晓,前面几泡都是倾尽精华,想要一较高低要从第四泡、第五泡开始。但是自己喝的话,应该是绿茶取其二,乌龙红茶取其四,基本前四泡就差不多了。不过这个玉茶真的是徒有虚名,我泡了5克,还剩下5克就丢在那了。可见,贵茶并不一定好喝的。货不行光有个好名字也未必管用,而且我是不明白,为什么起名字非要起金啊,玉啊,皇啊这些,感觉好俗气哦。

    烧了半壶水不泡茶就白浪费电了,在筐里翻拣翻拣又看到一包铁观音,就拆了。一泡开,嚯!一闻到这个味不禁皱了眉,喝了一口就吐了出来,真的是喝不下去。我基本上很少会碰到特别差的让我喝不下去的茶,但是这一泡铁真的是让我服了。

    泡了几泡后,我只是用舌头舔了下茶水闻了下味,都没敢喝。把叶底倒出来,一看,真是头一次见到这种叶底,硬梆梆的,用手按一下,既不软也没有弹性,还很扎手的感觉,叶子是死的不活不亮。我甚至拿出来铺平放手掌上仔细看了看,我觉得这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假茶”啊,因为一般茶叶叶底起码都是“肥厚软亮”的,哪怕有些单薄,但是“软”、“亮”是必须的。一般的好茶叶底也应该是越泡越活,逐层次张开,除非是那种陈茶或者是老茶,你泡了好几泡下去都是叶子紧缩着,皱皱巴巴团成一团的。

    这个茶既不像是陈茶,更不会是老茶。老的铁观音是很贵的,泡完后应该有如红葡萄酒般的颜色,像轻发酵的岩茶,颜色是有点棕红色,香味很好。这个显然不是,倒像是假茶,要么就是很差很差的茶叶。

    我很奇怪,怎么这种茶会落在我这里,真算是开了眼了,这绝对是我遇到的最差的茶。估计是别人顺便丢给我的茶样,我要是瞎了眼居然进了这种货进来那我是断然不会原谅自己的,白给的那就算了。

 


21/03/2011 10:11 分类: 评论(0) 阅读()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